CNAS+国家CMA二合一扩项现场评审
2022/07/06
细菌内毒素是G- 菌的细胞壁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它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当细胞死亡解体后,才显示出细菌内毒素生物活性。
1933年Boivin最先由小鼠伤寒杆菌提取出来内毒素,进行化学免疫学方面的研究。1940年,Morgan使用志贺氏痢疾菌阐明了细菌内毒素是由多糖脂质及蛋白质三部分所组成的复合体。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Levih和Bang发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鲎试验法),并将之正式建立为“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分析方法”。美国药典于80年代首先收载此法,其后英、德、意、日等国相继收载了这一检查方法。
细菌内毒素是G- 菌的细胞壁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它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当细胞死亡解体后,才显示出细菌内毒素生物活性。
1933年Boivin最先由小鼠伤寒杆菌提取出来内毒素,进行化学免疫学方面的研究。1940年,Morgan使用志贺氏痢疾菌阐明了细菌内毒素是由多糖脂质及蛋白质三部分所组成的复合体。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Levih和Bang发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鲎试验法),并将之正式建立为“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分析方法”。美国药典于80年代首先收载此法,其后英、德、意、日等国相继收载了这一检查方法。
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意义
近年来,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发现了许多疾病与内毒素的关系。由于很小剂量的内毒素即能引起极广泛的生物作用及病理作用,因而加强内毒素的检测研究便成为临床、公卫及药检等领域的重要课题。
据有关资料,一般我国人群平均体重按60kg计算,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最大耐受量为300EU/h;另我国人体的平均体表面积按1.55㎡计算,人体每平方米的最大耐受剂量为(300EU/h)/1.55㎡=(193EU/h)/㎡。
以血液中的内毒素研究来说: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但除红细胞外,其它血细胞数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各人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血球,4000-11000个白血球,15-40万个血小板。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依据以上数据,我们取正常人体重60kg,最大耐受量为300EU/h,每公斤体重血量60ml计算得出正常人体内毒素最大耐受量为(300EU/h)/60kg /60ml = 0.1EU /ml /kg/h,即正常人血中内毒素浓度为:<0.1EU/ml,超过此值即可诊断为内毒素血症。
许多研究表明,内毒素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内毒素血症多随病情恶化而加重,随病情缓解而减轻。因此,内毒素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病情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也可作为临床治疗及判定疗效或筛选恰当药物的指标之一。除此以外,内毒素与急重症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口腔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有着密切关系。
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热原检查
通常以家兔作为试验介质,检查在规定时间里观察家兔的体温变化,反应了热原物质引起哺乳类动物的体温反应过程。
凝胶法
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进行限度检测或半定量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光度法
光度法包含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浊度法系利用检测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而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显色基质法系利用检测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酶使特定底物释放出呈色团的多少而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热原检查、凝胶法与光度法的对比
微谱为您提供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案
在细菌内毒素检查领域,微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多种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案,以便用于不同样品。